正如之前所講,我第一次「主動」買股票就是抽「地鐵」新股,之後在2007年至2008年間受到四周氣氛影響,亦熱忱去抽新股。當時選擇的方法很簡單,最多人談論的、借孖展最多的都是我選擇的股票,而最多人談論而又食正當時所謂的慨念更是必抽之股。只用現金而不借孖展的情況下去抽新股,又沒有運用任何策略,其實只是參加另類抽奬遊戲,結果自然有幸有不幸。
所謂有幸有不幸,並不代表抽得到自然好,有時抽得到都未必好,抽唔到自然無。抽新股落空自然輸掉手續費,很多時我會在銀行做推廣時,在減免或者豁免手續費才去抽新股。抽到又如何,有些一抽就潛水,或者有些先高後低。難道沒有一上市就如坐火箭般直飛上天,應該是有的,但輪不到我抽中。另一方面,如果真的一上市就直飊的話,負責定價上市仁兄一定失職了。
回顧我抽新股,如只計抽到的,能賺的不多。有些更等到價等到樹葉也落了,最後還是忍痛說分手。其中抽到都喊有SOHO中國、民生銀行,其實金隅都應該算入死了一份,但我主觀覺得國內大圍環境有利此類股份,在股跌到$8.8時再入了一些,擺在一旁到了最近才到家鄉,幸好是零息年代,它的機會成本較低才沒有這麼肉痛。要是忍痛割愛,換其它股票又如何?天曉得!自問選股能力不佳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