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

強身健體與自求多福

近幾年香港政府大力推行全民運動,希望全港市民能每日運動三分鐘。這樣是一項投資,根據調查,本港市民的平均壽命正按年上升,換言之,香港的人長命了。香港人的壽命比以前的長,但並不代表香港人比以往的健康。根據不同的調查顯示,在香港很多的慢性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。這兩個趨勢加起來就有一個很重要的啟示,這就是香港的醫療開支將會是一項很大、很大的數目。
近年政府不斷放試探氣球去尋求新的醫療融資方法,希望能找到新的融資途徑去注入公共醫療體系內,這更加強了我對這個假設的想法。最近香港公共醫療體系失誤頻生,或多或少就是資源緊拙所至。從2003年沙士事件,香港政府在處理上顯得反應遲緩,幸得一班緊守崗位的醫護人員和港人的自發互助,方能度過危機。最近幾次政府處理突發事件中看到他們不但沒有吸取教訓,表現更每況愈下,令人關注政府有否能力再應付重大的醫療事件。
報導指自1918年起,幾乎每四十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流感疫情導致多人死亡的事件。2008年起的數年間正是流感疫情爆發的高危期,香港、越南、北京都相繼出現有人感染禽流感的個案,所謂預防勝於治療,諸位宜小心身體、自求多福,不宜對政府抱太大期望。

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

八達通賣旗

一年伊始,八達通公司就推出新服務–就是賣旗籌款時可以利用八逹通作出捐款。新聞報導說,每次規定最小捐款十元,因為新收費機是流動形式,無須接駁固定電源,故可以在街頭用作募捐。八達通是會向籌款機構收取費用的,收費是否有折扣就不得而知。在收聽報導的第一反應是為何公司是由香港鐵路為主要股東(即香港政府是大股東)要向籌款機構收取費用,但細心一想可能是作為防火牆,以免機構濫用這服務。
環顧近十年坊間湧現很多非牟利機構(或聲稱為慈善機構),它們以不同的服務對象,或提供收費或免費的不同服務為藉口,向公眾籌集善款。香港人大多都很願意捐款,但款項的使用卻鮮有人過問,形成一盤可大可小的捐款數目在「無王管」的情況下營運中。在加拿大這些非牟利機構是由中小企營商處管理及支援的,換言之,這是一盤生意。經營者可能不能將盈餘(利潤)直接放入自己的袋中,但經過行政開支等曲線經營,款項的去向又無人問津。要是機構落在起歹心的人手中,善款分分鐘會花得冤枉。